[推薦]加薪需要理由,薪資洽談全攻略 |
|
(作者: 來源:眾泰網ztsystem.cn 采編: 更新時間:2006-7-9 10:25:37 共有2397人次瀏覽) |
|
老板會給我漲點薪水么?薪水是職場敏感話題,若自己主動要求加薪,成功的可能性有多大?
老板會考慮給我加薪嗎?
通常公司年底都會進行這一年的業績評估,根據評估的結果對員工在新年年初進行職位、薪酬等各方面的整,因此歲末年初可以說是員工要求加薪的最佳時機。上海龍善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于海峰告訴記者,從企業的角度來說是否給員工加薪,主要考慮的因素有兩個方面:
一是市場行情,即外因素。公司人事部門會調查同行業公司給付的薪資水平,看看本企業的薪資水平是否具有足夠的市場競爭力。倘若本業的薪資待遇與市場行情相比偏低,為了留住人才,老板會考慮給員工加薪。
二是企業的人力資源成本,是內部因素。老板會根據每年企業的利潤指標以及人力成本的額度,來考慮企業的支付能力。倘若預期利潤有大幅上升,人力成本上的投入可以有所增加,加薪的可能性就比較大。
而具體到每個崗位上的人是否能加薪,于海峰認為,老板首先會在心里算一筆帳,一般先要確定某個崗位在企業中的價值大小,以此作為薪資給付的主要依據,然后考慮市場行情變化、員工績效等,給予一定的上下浮動空間。大多數企業傾向于采用這種“以崗定薪”的薪資模式,當員工的職位、承擔的職責沒有相應調整時,加薪通常只能在一個老板認可的幅度內進行。
在這樣的情況下,員工想要加薪,先得掂量掂量:過去的一年我的業績表現突出嗎?我給公司帶來了可觀的價值嗎?明年我是否能夠完成更多的業績,給公司創造更多的價值?我能夠承擔起更高級別的職責?倘若這些問題的答案都是“是”,那么,不用你提,老板也會考慮給你加薪的。
主動提出加薪的技巧
倘若老板那兒一直沒有加薪的動靜,自己主動向老板提出加薪,成功的可能性有多少?會不會加薪不成,反而引起老板反感,以至于飯碗不保?
中華英才網人力資源專家彭東玲認為,員工主動提出加薪,成功的機率如何,除了與員工個人的業績表現有關之外,還要受多個因素影響,包括公司所處的發展階段、管理制度、文化整個公司的運營順暢與否、公司的近期和遠期目標等。但勿庸置疑的是,不管在哪個行業、哪種類型的企業,緊缺專業人才永遠是老板們最不愿失去的,自然也是加薪潛力最大、幅度最大的人才。等到年終業績評估結果浮出水面,如果自己的業績不錯,且摸清了市場行情后,發現自己有加薪的空間,不失時機地以業績為資本向老板提出加薪也未嘗不可。當然,要注意運用一些技巧。
首先,要選擇適宜的時間。不要在公司某項業務進展不好、老板正被公司的某件大事擾得心情不好的時候去談這個問題。
其次,在提出加薪要求前做好充分的準備。一定要先研究同行業相關職位薪酬的大體數目,再根據自己工作中的表現,評測一下老板對自己的重視程度,再估計一個合理的加薪額度,這樣成功的幾率更大。
上海某民營企業人力資源部經理趙國毅則認為,員工主動提出加薪,切忌就談薪而談薪,直接沖到老板辦公室,說:“我要加薪!”你馬上會得到老板100個拒絕的理由。一般來說,加薪談判的方式、技巧可歸結為兩種:
一是以理服人 比如,老板正好在考慮明年的某項重點業務,而你正好對此有一些想法,不妨以此為主題,向老板獻計獻策,同時談談自己在新年里的發展規劃,讓老板感覺你有誠意在公司長期發展,是個好幫手,最后再提出,倘若有可能,自己的薪水能否適當有所上浮。
二是旁敲側擊 辦法也很多,比如,吃飯的時候在老板的秘書面前不經意地說“唉,今天有獵頭公司的人打電話給我”;或者請業務伙伴跟老板聊聊,“你們公司的薪水好像不高,不少人想走呢”;再有,拿份薪資調查資料給老板看看等等。
彭東玲告訴記者,倘若公司不愿直接加薪,員工也不妨考慮一下其它變通途徑來為自己爭取更多利益,比如分紅、股票期權、晉升會、年假、靈活的工作時間、培訓機會等等。這些雖然比不上加薪直接,但從中也能獲得不小的收獲。
需要提醒的是,在進入老板辦公室跟他談判之前,還要想好后路,萬一談不成,接下來該怎么辦。事先做好準備,總比萬一達不到目的,進退兩難好。
好“薪情”哪里來
薪資洽談,通常是面試過程中的關鍵“戰役”,無論是對應聘者,還是面試考官而言,都至關重要。只有在薪資洽談過程中,保持好心態,才能獲得好“薪情”。
應聘者在薪資洽談中,要注意以下幾方面。
明確薪資構成
1、計算實得工資
任何一位應聘者,在薪資洽談時,必須與面試考官明確,所談的薪資是稅前還是稅后薪資;薪資中是否包括社會保險金和公積金(即所謂的“四金”)中個人應繳納部分!靶睦镉袛,口頭不慌”。應聘者應該掌握的薪資洽談基本技能,就是準確計算實得工資。
應聘者可以在薪資洽談前,先將自己可以接受的最低薪資計算一下,這樣在應答薪資時,就游刃有余了。那么如何計算實得工資呢?
首先我們要了解企業可以從職工工資中扣減掉哪些項目。原勞動部《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15條規定:“用人單位不得克扣勞動者工資,有下列情況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代扣勞動者工資:(1)用人單位代扣代繳的個人所得稅;(2)用人單位代扣代繳的應由勞動者個人負擔的各項社會保險費用;(3)法院判決、裁定中要求代扣的撫養費、贍養費;(4)法律、法規規定可以從勞動者工資中扣除的其他費用!贝送,經職工本人同意,用人單位可以從職工工資中扣減應由其本人負擔的房租、伙食費等費用。
實得工資計算方法:
實得工資=應發工資-個人所得稅-個人應支付的養老保險金、醫保金、失業金、公積金-其他應扣款
2、城鎮保險和小城鎮保險中,個人交付的區別
上海市城鎮職工社會保險即我們通常所繳納的養老金、醫保金、失業金。根據2004年的上海市規定,員工個人每月應承擔,占其個人月繳費基數11%的費用。而參加小城鎮社會保險的員工,個人不需承擔費用。
相關鏈接
上海市個人所得稅的計算方法
應納稅所得額=月工資、薪金收入-1000元(上海市規定) 應納個人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掌握薪資洽談技巧
1、應屆生應聘時的薪資洽談
應屆生在洽談薪資時,往往出現兩個極端心態類型。即“無限自信”型和“自我貶低”型。
“無限自信”型的應屆生在薪資洽談時的表現,可概括為:語氣肯定、落地有聲、勿庸質疑。他們的慣用語是:“我的薪資要求是××××元/月(一般比市場行情至少高1000元)。”口氣毫無商量余地。
“自我貶低”型應屆生的常用語就是:“我不在乎工資,只要公司能給我學習的機會就行!毖栽~懇切,似乎自己就應該是"廉價勞動力"。
作為面試考官,對這兩類應屆生都頗為“感冒”。“無限自信”型的應屆生明顯地暴露出好高騖遠、不擅溝通的性格特點,而這正是應屆生求職的天敵!白晕屹H低”型應屆生的表達,傳遞給面試考官的信息,就是其不具備足夠的工作能力和穩定性,他到公司的目的就是為了學習。可想而知,等待他們的結果,就是被淘汰。
提醒 應屆生薪資洽談要點
*了解就業市場行情,明確自身定位
應屆生就業市場的行情,每年都會因畢業生人數、市場需求量等的變化而有所不同。因而應屆生可以注意留心報刊媒體上的就業情況分析,了解上一年度的就業市場薪資價位行情和本年度就業市場的預期展望;并側面詢問一些具典型行業特點的企業人事經理,他們企業當年度招聘應屆生的薪范圍;將上述幾方面綜合,就可以大致得出一個適合自己的薪資范圍,進行有效的薪資洽談。
*薪資洽談態度坦誠,做到有理有據
應屆生在洽談薪資時,可以坦誠地告訴面試考官,自身對薪資要求的范圍。并且用具體的數據說明,為何自己有如此薪資要求(如:可以表明自己對就業市場薪資情況的了解,以及自身得知識、技能、特長等與未來工作的吻合度)。
2、有工作經驗人士應聘時的薪資洽談
有工作經驗人士在應聘洽談薪資時,大多已成竹在胸,但也需掌握相應的洽談技巧。
實話實說
當被問及目前工資時,必須如實相告收入總額。它不僅包括每月的基本工資,而且還包括獎金、津貼和其它福利(將福利折算成現金)。
當被問及希望得到什么樣的薪資待遇時,必須明確告知自己所期望的薪資范圍。而薪資范圍,應參考應聘公司的規模、所屬行業、市場行情(如求職旺季、淡季)而定。
避實就虛
當被問及薪資變動情況時,應盡量避免回答薪資變動的具體數額,而只需回答薪資變動前后的對比百分比即可。這是因為,通常面試考官只是想通過這個問題,來印證你的職位變動情況。
當被問及“我們公司的薪資水平與你的期望有一定差距,你能否接受”時,如果你十分中意該工作,那么應適當降低薪資標準,但不要急于告訴對方你可以接受的薪資最低數額。而是應征詢對方,是否可以在試用期后,根據表現,考慮提薪。
洽談薪資時,當確定對方所給予的薪資沒有商量余地時,應不再一味追究,而應探討薪資以外的其它福利待遇。
薪資洽談三戒
1、一戒開門見山
有的應聘者在洽談薪資時,不等面試考官開口,就迫不及待地問“你們的薪資待遇如何?”“有沒有手機費、交通費、住房津貼?”急迫之中,無疑會顯出自身的浮躁,一下就處于洽談的劣勢。
2、二戒互相攀比
經常會有這樣的應聘者,在公司所給予的薪資待遇與自己的要求有距離時,他們會這樣表明:“我許多朋友的工資都比你們公司的薪資待遇高××××元/月,他們所在公司的行業背景、規模都與你們公司相差無幾,有的還比你們公司好!边@種無意義的攀比,只能是增添面試考官的反感。一句“各家公司有各自的薪資體系”,就能輕而易舉地把應聘者的“有力”佐證打發掉。
3、三戒咄咄逼人
當面試考官問應聘者薪資期望值時,一些應聘者會反問:“你們能出多少?”這樣的反問,并不能展示應聘者的自信,反而會顯得其不懂禮貌。不恰當地反問,將非常正常的洽談,變成菜場買菜般的“討價還價”,結果可想而知。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