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員工不能丟! |
|
(作者: 來源:眾泰網ztsystem.cn 采編: 更新時間:2006-6-24 18:54:55 共有2600人次瀏覽) |
|
核心員工是公司的骨干,是企業的最珍貴資源,雖然諸多企業都明白這個道理,近年來在很多企業人才浪費的現象依然嚴重,特別是本土企業的銷售部門。
一、核心員工的悖論。
1、能力強VS難管理。核心員工的工作能力非常強,這些員工一般都有自己的思路和想法,操作上經常有創新之舉,能給企業帶來較大的利潤,但是,這部分員工比較難管理,他們的做法經常和一般員工不同,有較強的自尊心,因此在管理上主管應總結出一套自己的方法, 而不是因噎廢食。
2、容易招聘VS忠誠度低。雖然核心員工的能力強、富有經驗,有的甚至在多個企業任過職,這類人才在人才市場上很容易招聘,問題的關鍵是這類員工的忠誠度較低,因為很多企業對待忽視了這部分群體,對他們的待遇和一般員工一樣對待,加上他們的適應性強,因此這部分員工多選擇跳槽。
3、人才短缺V嚴重浪費。其實企業的領導總是說人才缺乏,銷售部門不停的給人力資源部門打報告要求招聘已經成為普遍現象,員工的流失本是無可非議,但是核心員工的大批量流失是不正常的,對企業的發展將是致命的,如同一個人斷了血液一樣。金星啤酒在河南的人才招聘在全省是比較靠前的,幾乎每次的人才招聘會都能見到金星的專場,問題的關鍵是找來做銷售幾乎90%以上的人員在這個企業里呆不到半年,這一點是是非?上У。對于新員工銷售部門沒有給與合理的培養與安置,缺乏梯隊建設,這一點也給核心員工很多啟示,由于金星缺乏必要的人才儲備意識,很多有能力的員工為了自己的發展而未雨綢繆,提前選擇了離開。當企業發展了,才發現人才不夠用,只能是臨時抱佛腳。
腦白金的崛起、蒙牛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人才的累積的結果,他們對核心員工的重視是有口皆碑的。牛根生非常經典的一句活:財聚人散、財散人聚。
二、核心員工聚集
核心員工在于培養,在于聚集。那么作為企業該如何培養與留住自己的骨干員工呢:
一)、建立專業用人機制:畢竟在核心員工的使用上,企業還沒有系統的理論指導,對于這部分骨干的使用必須達到兩個目的,一是鍛煉隊伍,二是提高技能,對于這部分員工我們需“摸著石頭過河”:
1、調動市場。很多員工在企業不是只為了錢,除此之外,他們還有許多更高的需求。這時,核心員工鍛煉自己的能力,迅速提高自己成了他們新的需求,因此,主管們應根據公司的發展和員工的需求,來迅速改變原有工作的氛圍。調動市場是非常有效的方法。通過調動市場核心員工會很快學到許多新的市場操作的技能,對營銷就會有新的認識和提高,因此,他們會投入更大的激情來對待自己的工作。
2、鞭打快牛。給能力強的人多加任務在各個企業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對核心員工不停的提出新目標、新挑戰,通過對新目標的追求,員工才會激發新的欲望,在挑戰的過程中,他們的能力才會不斷的提升。
3、帶新員工:對于核心員工,營銷經理除了給他們分配所謂的硬性指標(公司任務)外,還應該追加培養新人的任務,這樣既可以鍛煉核心員工的能力,為員工的職業生涯考慮,又培養了新人,塑造了團隊,同時又滿足了核心員工的改變、提高自己的需求。
二)學習機制的建立。核心員工最大的危機是在一個企業里學不到東西,即使現在很多員工能夠掙到錢,現在的位置也值得很多人羨慕,但是他們照樣身在曹營心在漢,因為他們知道自己的實力,在一個缺乏學習機制的企業里,有思想的員工不會呆的長久,企業讓員工為其勞動的同時,必然要給他們以智力的投入,這一點很重要。
1定期培訓。在銷售系統的培訓中,很多的培訓追求的是請名師、專家,缺乏對員工的系統的培訓,這一點在跨國企業里是不允許的,對培訓的要求很重要的幾點:
A、系統性。一個企業對員工的培訓不能“頭疼醫頭、腳痛醫腳”,一定要按照營銷的知識對員工進行專業性、系統性培訓。這樣,員工的能力和素質才不會出現斷層。
B、梯隊性:對員工的培訓不能搞一刀切。人力資源部應根據銷售公司的反饋給員工建立培訓檔案,不同層次和能力的員工培訓不同的內容,避免培訓資源的浪費,必要時可以考慮讓優秀員工到名校深造等。
C、與考試結合。培訓質量的好壞只有考試才能體現出來,考試不是目的,但可以通過考試督促員工更好的學習。
2、建立讀書俱樂部。只有多讀書,人才會有較大的改變。紅星集團董事長車建新每年讀70多本書,60多位專家的講座,每年1/3的時間都用來學習,他們的公司在打造學習型組織上受到了彼得圣吉的首肯。只有通過讀書,人的思想才會活躍,營銷才會創新,金星啤酒銷售公司很多公司已經組建自己的讀書俱樂部,工作之余交流自己的讀書心得和市場感受,每個人都感覺收獲頗豐。
3、鼓勵寫作。把自己的市場經驗和心得總結出來,把讀書的精華寫出來告訴大家或向其他雜質上發表,對整個團隊的改變大有裨益,對自己也是個提高,公司應鼓勵員工多提高寫作。
三)、薪酬的設計:快消品行業的銷售核心離職率之所以高,跟薪酬有很大關系,這一點我們可借用康師傅的方案:為了在同行業中更具有競爭力和降低企業自身的離職率,康師傅自05年10月份開始提出進行薪資的調整,同時提出了“三四五”的口號,即三個人做五個人的工作拿四個人的薪水?祹煾蹈麟A層經過兩個月的努力和調整,在12月份的工資單上才體現出薪水的上調,本次調薪受益最大的是康師傅科級以上的干部,基本調薪幅度在30%以上,而科級以下則調薪幅度較小,尤其是最基層的助理業代,調薪幅度只有8%左右,此措施一出臺離職率反而進一步提高。
因此企業在薪酬設計上,應重點突出核心員工的地位,保證核心員工的基本利益是企業成功的保障。這一點非常重要,20/80原則即說明了這一點。
只有減少核心員工的離職,企業的銷售才不至于動蕩,如果一個企業的每個員工每天都在想著跳槽,對企業的損失將是巨大的,因此,對待核心員工我的原則是:一個都不能丟。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