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素質和自我評價
大學畢業生一般都希望在較短的時間就能找到適合自己、服務社會的理想工作,這就要求大學生要了解社會現狀,尊重客觀規律,擇業前要對自身素質進行一次徹底的了解和評價,對自己的專業特長、興趣愛好、為人處世的能力以及個人的理想志愿等做一次全面充分的分析,對自己將來的事業發展有一個確切的定位。同時,也要根據社會對人才的基本要
求塑造自己。這樣,才能使自己在人才市場中有的放矢,在競爭中處于不敗之地。一般來說,大學時代的自我評價包括一般素質評價和職業素質評價等。
一、素質
素質是指人的生理上原來的特點,是人們完成某類活動所必需的主觀條件和內在依據。素質的內容包括思想品德素質、生理素質、心理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審美素質等。
二、職業素質
它是從事專門工作的人自身所具備的條件。每個勞動者,無論從事何種職業都必須具備一定的思想品德素質、生理素質、心理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審美素質等,但不同職業對以上五種素質的要求是不同的。人對職業的適應與不適應,主要取決于人的職業素質是否達到了職業對人的要求,不同的職業對人的要求就是對人的適應力的特殊要求,也就是對其素質優勢的特殊要求。如果缺乏素質優勢作基礎,即使職業崗位給人提供的條件再好,也無濟于事。
三、自我評價
評價,是對人或事物的作用或價值的衡量,是對客觀對象的主觀認識過程。對自身的客觀評價,是大學生以自我為客觀對象,對自我認識過程。大學生在擇業時的自我評價往往會受到擇業觀念的影響,因此,大學在進行自我評價時要處理好主客觀統一的問題。
1 自我評價的內容 就大學生擇業而言,除了對自己一般素質的評價外,對自己職業素質的評價通常包括對所選擇職業的體力傾向、能力和個性等內容進行評價。
2 自我評價遵循的原則 自我評價是建立在自我觀察、自我分析基礎上的,對自我素質的全面評估。就原則而言,正確的自我評價應當注意掌握:
(1)客觀性原則。對自己進行觀察、分析、評價要以客觀事實為基礎和依據。不客觀的評價就是過高或過低的評價。過高會使自己脫離現實,過低又往往會忽視自己的長處,使自己缺乏自信,過于自卑。
(2)全面性原則。自我評價應當全面,既要看到自己的優點和長處,又要看自己的缺點和不足。既要看到自己某一方面的特殊素質,又要看到自己全面整體因素。反之,任何一種片面、孤立、不分主次的自我評價都是不全面的。
(3)發展性原則。自我評價時應以發展變化的眼光看待自己的現實素質,作出客觀、全面的評價,而且應當著眼于未來發展變化,預見自己將來的發展潛力和前景。
3 評價的基本途徑 主要包括:自己與自己的比較,自己與他人的比較,自己與自己行為結果的比較,自己與社會需求之間的比較。
4 評價的方法 主要包括自我分析、聽取他人的評價、進行心理測試等。作為處于擇業期間的大學生來說,應當注意使用正確的自我評價方法。既要重視反省,又要廣泛聽取他人的評價;既要重視心理測量結果的重要參照作用,又不應對其迷信?傊,不論采取何種方法,都要注意相互之間的參照和綜合,這樣才有利于對自己做出準確、全面的自我評價。
就業決策與職業選擇
一、就業是人生中的一項重要選擇。
所謂就業決策,是指大學畢業生為實現個人理想而進行職業取舍的過程,是大學生在擇業過程中做出人生選擇的一個重要環節。因此,對每一個畢業生來說,了解就業決策知識,培養和掌握科學的就業決策能力和技巧,在職業選擇過程中將會事半功倍,否則就會多走彎路,影響擇業目標的順利實現。
二、影響大學生就業決策的因素
1 政策因素的影響 不同時期的就業政策,體現著不同時期社會的需要,是人才資源配置的具體準則,也是畢業生就業過程中所遵循的基本規范。我國畢業生就業制度的改革,總的來說基本經歷了“統包統配”和 “雙向選擇、自主擇業”兩個階段。自主擇業從本質上說仍然是雙向選擇的體現,而不是擇業者的一廂情愿或隨心所欲。比如:地區和城市的人才政策、用人單位的人才制度等都將對畢業生擇業產生重要的制約作用。
2 經濟因素的影響 首先,區域性經濟發展的不平衡,經濟發展速度快的地區往往會成為大學生擇業的熱點。另外,從職業的特點來說,經濟的發展促進了社會職業門類的增加和分化,職業的專業性越來越強。同時,職業開始向多元化方向發展,職業不再有相對固定的范圍。
3 教育因素的影響 社會上一切的教育活動都會對教育產生某種積極的或消極的影響。這些教育因素包括:家庭教育、大學前教育和大學教育等,另外社會教育和自我教育也會對大學生擇業決策造成影響。我們應當認識到大學生所受到的不同階段的教育具有互補性。各種教育內容的相互交叉和滲透,可以促進大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因此,大學生應當自覺認識自己成長的環境與受教育的條件對個性形成的影響,并通過主觀努力,改變自身不利因素,全面提高素質,為求職擇業創造更加有利的條件。
4 社會因素的影響 影響大學生擇業的社會因素一般包括:社會價值觀,家庭意見、傳統觀念等。身處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大學生,雖然在擇業問題上受社會因素影響較多,但應確立起主體意識,養成科學的思維方式,對自身條件和社會需求作出明智的判斷,擺脫對父母的依賴關系,逐漸樹立自主、自立、自助等適應市場經濟的新觀念。
三、職業的選擇
大學生通過自我評估、職業素質的評估,認識自己、分析形勢,形成就業決策,做出自己的職業選擇。在職業選擇中要做到:
1.學以致用 所謂學以致用,狹義上是指“專業對口”,廣義上則是指畢業生無論從事何種類型的職業,其工作性質與所學專業有密切的聯系?梢允潜緦I范圍內的工作,也可以是相近專業的工作。學以致用,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專業特長,使自己在工作中如魚得水,脫穎而出,取得事業上的成功,同時也避免了人才浪費。
2.揚長避短 首先,畢業生應結合自己的專業特長、性格特征和興趣愛好選擇自己的就業單位;其次,畢業生在自薦和應聘過程中,要充分展示自己的特長,如學習成績、獲獎記錄、實習和實踐經歷以及社會工作能力等。還要知己知彼,通過與競爭對手的比較,對自己的優勢和不足有一個比較客觀的認識。無論應聘何種職位,都要考慮自己所學專業知識適合該職位,在競爭時是否有一定優勢,同時還要看自己是否具備相應的性格特點以及是否與該職位所要求的氣質傾向一致。如果舍己之長,盲目應聘與自己所學專業毫不相干或與個人的興趣愛好和性格特征不相一致的職位,則成功的可能性較小。
3.成功就業 就業的最低目標是找到一個能接收自己的單位;較高目標是工作單位適合自己的長遠發展,自己的自身條件也適合單位需求。如果畢業生應聘的用人單位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作用,那么,即使單位條件再好,也不能說是成功的就業。要確保成功就業,首先需要根據自身的條件確定一個適當的擇業目標,并置于優先考慮的范圍;其次,還應考慮應聘首選目標成功的幾率,并預先準備相應對策,一旦首選目標單位應聘失敗,必須及時做出調整,降低某一方面的標準,重新應聘適合自己并最有可能成功就業的目標單位,直到成功。
案例分析
陳楠(男,22歲,會計學專業,本科,2003年畢業生):我是建筑學院會計學專業的本科生。高考填報的是法律專業,結果被調配為會計學。其實我對會計并不感興趣,三年來雖強迫自己努力,但是學習起來很吃力,每次考試都是費盡心力才勉強過關。就要畢業了,對選擇會計類職業確實沒興趣,另外改換專業,又要從零開始,心中無底,不敢冒險。我想知道,如果我不選擇會計類職業,我該選擇其他的什么職業好呢?我想透徹地了解自己的性格與興趣,看看我究竟適合做什么?
專家分析
困惑類型
這是典型的“專業與個人興趣不符”的個案。造成這樣的原因是,高考選專業不慎,進校后改換專業不成,大學期間未及時測試自己的職業適應性并及時調整,缺乏對行業與職業的認知和了解。要解決陳楠的問題,首先就要引導他對自己進行全面的認識。
心理測試
我們所作的第一項自我認識方式是對陳楠進行職業適應性測試。
測試表明,陳楠屬典型的社會經營性特質。其主要性格特征為:仁慈、助人的、易于合作的、社交的、有洞察力的、責任感強的、重友誼的、有說服力的、比較關心社會問題、善變的、支配的、樂觀的、自我顯示的、自信的、好發表意見和見解的、不易被人支配的、想象力豐富的、獨創的、感情豐富的。
具有這種性格特質的人有這樣一些職業特征:利用更多時間與人打交道,例如服務、說服、教育;喜歡需要膽略的、冒風險且承擔責任的活動;精細的操作能力較差;喜歡參與解決人們共同關心的社會問題,渴望發揮自己的社會作用;尋求親近的人際關系,比較看重社會義務和社會道德;追求權力、權威和物質財富,具有領導才能;喜歡競爭,敢冒風險;精力充沛、自信、善交際,口才好,做事巧妙;喜歡以各種藝術形式的創造來表現自己的才能,實現自身價值。
將上述兩個層面結合起來,陳楠的職業適應性則可以定性描述為:適合從事直接為他人服務的、組織與影響他人共同完成組織目標的、講究藝術性的工作。
而會計或財務管理類職業的職業特點是:在室內,少與人打交道,與文本書籍、數字圖表常年接觸,要求對數字有很強的敏感性,從業者應具有內向、沉穩、能重復做機械的較枯燥的事務性工作。
由于自身性格不符合與所選專業相對應的職業的要求,所以陳楠對會計一直不感興趣,難怪他學習起來總是非常吃力。
同時,我們還選用了兩項心理測試?ㄌ貭16項人格測試和情緒商數測試結果表明:陳楠的成就欲、自主性和強迫性都比較顯著,這就是他自覺學習、自我完善、尋求專業機構幫助的動力源泉所在。
輔助調查
那么,陳楠究竟適合做什么呢?為了更加準確地作出陳楠的職業定位,我們還得對他進行詳細的成長過程訪談及輔助調查。通過訪談和輔助調查,陳楠的以下幾點表現引起了我們的注意:
1.從小學習自覺,成長順利,但他家族里卻有多起經過艱苦奮斗才出人頭地的案例。在陳楠的學校生活中,他有兩次因與女同學同桌,怕影響學習而主動調換座位,但內心又老覺愧疚,至今都怕與女生接觸。對考上重點大學的同學的羨慕溢于言表,很多細節都記憶猶新。這些都說明了他的成就欲望強烈、競爭意識強,對目標的執著追求讓他能抓住重點環節去做事,從成功者或強者身上尋找動力源泉。
2.大學生活豐富多彩。參加過保險經紀人培訓,搞過市場調查,到建筑公司進行過實習,做過電子產品推銷;組織過乒乓球賽、自助旅游、模擬招聘會;堅持聽各類講座,參加各種培訓活動,堅持閱讀各種人力資源管理、企業管理和法律方面的書籍等。這些社會活動反映出陳楠較強的社會交往意識,自覺培養組織管理能力的意識,通過各種方式完善自我的意識。成就動機促使他為心中的目標作準備。他是個上進心強、有目標又有行動的人。
3.整個面談過程中,陳楠表現得親和、穩重、健談;吐字清晰,有條理,表達收放自如,不急于表白,能傾聽,領悟力強。特別是表現出強烈的了解自己的欲望,因而相當配合,使交流相當深入?梢,陳楠在社會交往方面有一定的特質和積累。
4.在他的所學課程中,高等數學、建筑材料、成本會計等幾門課程特別吃力,而人文、社會、管理類課程卻學得很好?梢,智力結構不一樣,興趣愛好就不一樣,專業學習的成績肯定也不一樣。
職業定位
在完成以上基本資料搜集后,我們開始匯總、分析、進行專家會診。我們的結論是,陳楠適合從事這樣一些職業:咨詢師、公共專家、社會學者、福利服務、社會科學教師、營售、室內裝飾專家、作者、評論員、職業分析師、酒店管理、企業綜合性管理、房地產商、公務員、學校管理。再結合陳楠的興趣和所學專業,我們建議陳楠可以往企業的行政管理或人力資源管理方面發展。理由如下:
人力資源管理是新興職業,除要求具備豐富的專業知識與多種行業的從業經驗外,還必須具備這樣一些特質:親和力、敏感性、率直、耐心、享受工作樂趣、能體驗別人的感受、好奇心、有效地表達、幽默感、熱情、悟性等等。而陳楠在親和、率直、有效地表達、熱情、耐心等方面都表現得比較顯著。
而行政管理呢?名稱雖不新潮,但被賦予了“服務、細致”的內容。行政管理的職業特性有這樣幾點:一是時效性,講求辦事快速;二是重細節,要周到細致;三是服務意識要特別強;四是廉潔。而這些,陳楠都基本具備。
這樣的職位很多行業與企業都有,如何與之具體結合呢?我們建議陳楠在以下范圍內選擇:房地產、物業管理、建筑、裝飾、酒店、建材生產及銷售企業。
生涯規劃
在確定了發展方向和行業選擇范圍以后,就可以確定其職業發展目標。我們為陳楠設計了為期10年的職業生涯規劃方案。因為最多10年以后,基本上每個人都進入了專業發展的穩定期,同時可以根據多年積累進行創業。我們建議陳楠可以將目標職業確定為:10年后成為大型綜合性房地產開發企業的行政總監或人力資源總監。為了保證目標的實現,還必須有分解目標的階段性實現時間表和相應的輔助措施。因篇幅有限,現歸納如下:
1.按起點職位低點進入,利用電腦操作及會計學知識作為基本而重要的運用工具。
2.每個起點職位至少做上半年以上,然后有目的地跳槽?傮w目標是:3年內對上述行業要熟悉。
3.最后鎖定于綜合性的房地產開發企業,從事人事文員、招聘專員、培訓助理、行政文員、人事主管等,以此向上發展。
4.知識結構:保持對心理學的濃厚興趣,廣泛涉獵。從現在開始到正式離校,系統地閱讀人力資源管理與開發書籍。學習HR專業英語,系統了解房地產HR管理。
5.實踐清單:列表考察人才市場。拜訪HR經理人。進入房地產公司實習、考察。參加各種培訓、講座,領悟其選題與組織過程。搜集各地就業形勢與勞動人事政策。系統地閱讀專業報紙與雜志。
6.針對即將到來的“雙選會”、正式離校前一段時間的擇業,我們建議陳楠可以將以下職位作為起點職位來應聘:①物業管理公司——內勤、文員、管理員;②建筑公司——資料員、內勤、秘書、文員、庫管;③房地產公司——置業顧問、培訓助理、電腦文員;④裝飾建材公司——生產工人、業務員、營業員、庫管。
當然,陳楠在與我們接觸的半個月里,也表現出了一些不成熟的想法和行為。這對他們所處的成長階段來說,很正常。但是,我們也不得不提醒陳楠:①注意傾聽;②凡事主動;③注重操作;④只求職業素養,不求職位高低;⑤新行業,高手很多,注意保護自己。
專家提示
根據興趣確定專業與職業
一個人對某一專業乃至將要從事的某種職業是否有深厚的興趣,對于他的學習活動和職業生涯有著相當重要的作用。當他對這個專業、這種職業產生了深厚興趣的時候,即使在常人看來它很枯燥、很單調,他也會感到豐富多彩、趣味無窮,這正是興趣這種心理特征的作用。
據有關專家研究表明,如果一個人對某種工作有興趣,他能發揮其全部才能的80%~90%,并且能長時間保持高效率而不知疲倦。相反,如果他對某種工作沒有興趣,則只能發揮全部才能的20%~30%,還容易筋疲力竭。古今中外許多著名的科學家、文學家、藝術家等,都是在強烈的興趣驅動下取得學業和事業成功的。比如達爾文,起初因為對所學的醫學、數學、神學缺乏興趣,曾被降到“慢班“學習,但他對打獵、搜集標本等卻興趣盎然,以至后來成為著名的生物學家。
怎樣根據你的興趣特征確定專業方向和職業意愿呢?這里向同學們列舉幾種選擇以供參考:①喜歡同具體事物打交道,而不善于與人交往的,可選擇諸如制圖、勘測、工程技術、建筑、機械制造、財會等專業和職業。②喜歡與人交往,善于適應新環境的人,可以選擇行政管理、新聞、市場營銷、旅游等專業和職業。③愿意干有規律的工作,辦事仔細,喜歡按照常規,有規律、有秩序地工作,可考慮選擇圖書管理、檔案管理、信息管理、統計等專業和職業。④樂于助人,辦事嚴謹、認真的人,適合選擇法律、教師、醫生等職業和相應的專業。⑤對人的行為舉止和心理變化感興趣,喜歡研究人的行為、探討人生奧秘的人,建議選擇心理學、政治學、社會學、人類學等專業和相關的教育、研究、管理職業。⑥喜歡掌握一定的權力,希望受到人們尊敬和獲得聲望的人,可考慮選擇公務員、企業管理干部等職業和與之相關的專業。⑦喜歡抽象思維,對分析、推理、試驗感興趣,喜歡獨立地進行創造性工作,對自己的學識、才能充滿自信的人,應該選擇與科學研究、科學試驗和產品開發等職業和相應的專業。⑧善于形象思維,喜歡觀察思考,在語言表達、文字能力或創作、表演方面有天賦、有深厚興趣的人,應該選擇文學創作、影視藝術創作、影視劇表演、節目主持等專業和職業。⑨喜歡親自動手,善于制作和創新,思維敏捷的人,可以選擇機械制造與維修、建筑設計、服裝設計、電子技術、園藝等專業和職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