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邦:員工安全是張名片 |
|
(作者: admin 來源:眾泰網ztsystem.cn 采編:admin 更新時間:2006-3-23 12:48:31 共有2368人次瀏覽) |
|
在google中輸入“杜邦公司”,會有1,230,000個網頁出現在你的面前,其中大部分都是關于“安全”的。 “安全”已經成為這家擁有206年歷史的化學公司展示給世人的一張名片。 “也許很多企業會認為,安全的投入需要很大的成本,其實,不安全所造成的產品的損失、公眾形象和客戶關系的損害等,比你直接投入的費用大5-10倍。而且更重要的是,在正常的狀態下,安全其實是一個企業發展的底線。”短短幾句話,方梅珠詮釋了杜邦對于安全的理解。 今年是方梅珠在杜邦工作的第十個年頭。從當初杜邦深圳工廠的一名普通主管到現在擔任杜邦中國區總經理,方梅珠坦言,這其中最大的變化就是自己對于杜邦安全理念的理解發生了變化。 “因為字面上的一些東西和你從內心去認可和接受一些東西是需要時間的。”方梅珠笑著說。 杜邦把一名員工從最初的抗拒到最后的完全認可這種心理變化大致分為四個階段:本能、嚴格監管、自動遵守和互助。 方梅珠解釋說:“打個比方,我們在工廠里面搞道路維修,拿掉了一個井蓋。處于第一階段的員工看到會有這樣的反應:這里有個洞,我要繞道走,不要掉下去了。處于嚴格監管階段的主管看到了會告訴員工:這個很危險,要用東西把它圍起來,掛一個警示牌,提醒大家這里正在維修,請繞行。處于第三階段的員工面對這樣的情況會主動把這里圍起來,把牌子掛好,而不是等到主管來提醒或者是安排來做這樣的事情。處于第四個階段的員工不僅會把它圍起來,當別的員工經過這里的時候,他會自覺地提醒他們這里正在維修,繞道走! 在杜邦,一個主管和一個普通的員工,一個新員工和一個老員工對于安全的理解是有區別的,隨著員工對企業文化的理解程度不斷加深,員工對規定的認可程度就會越高。 像很多新加入杜邦的員工一樣,剛開始的時候,方梅珠對廠區內的很多規定都不能理解。 “下樓梯必須要扶扶手;在廠區里面,沒有緊急情況威脅到你的生命安全時,不許跑。這就意味著即使是下雨也不可以。當時的想法就是,?全身都淋濕了,即使跑兩步也沒有什么不安全?現在反過來理解為什么公司會有這樣的規定,以下樓梯扶扶手為例。每一位員工的身體狀況不一定是十分穩定的,可能因為昨天沒有休息好,你突然感到頭暈,這在之前是沒有任何先兆的,如果在這個時候突然栽下去的話就可能造成非常嚴重的后果,因此上下樓梯扶扶手至少可以幫助你保持平衡,可以防備這一點! 類似這樣的規定還有很多:每次會議的第一項議程就是介紹安全須知和緊急逃生路線;每個新員工入職之后最先接受的就是安全培訓;公司設有“員工安全委員會”,每個月都必須有例會,而且每個員工都要求參加…… 在這諸多規定中最嚴厲的恐怕要數《十大不可違背安全條例》了!霸2米及2米以上的地方工作必須要系安全帶……”像每一個杜邦人一樣,方梅珠能夠將這十大條例倒背如流。 杜邦規定:這10項條例每個員工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能違背,一旦有員工違背并被證明屬實,就會因此丟掉工作。也正因為處罰相當嚴厲,被員工們戲稱為“十大天條”。 對此,方梅珠解釋說:“杜邦的原則就是,如果你不能保證遵守這樣的‘天條’,我們寧可不要你在這里工作。我們不希望看到員工受到傷害。對于那些可能造成嚴重傷害的違規行為,不是我們不給員工機會,而是機會不給我們;而對于那些不會造成嚴重傷害的違規行為,我們會給員工時間來調整自己的狀態的! 為了縮短調整的時間,幫助員工盡快融入到整體的安全文化中來,杜邦每個月會組織不同形式的安全活動,包括安全知識競賽、安全理論辯論賽、安全培訓等,目的就是讓員工自發地理解、認可公司的安全理念。 “在杜邦深圳的工廠,我們搞的知識競賽形式很像是美國的娛樂節目《百萬富翁》。誰能夠答得多就會得到相應的獎勵。出于競爭意識,員工會主動地學習安全知識。另外在一次我們組織的辯論比賽中,‘任何事故都是可以避免的’就曾經是一場辯論的題目,職工參與的熱情很高! 事實證明,杜邦安全理念滲透的效果十分顯著,擁有600名職工的杜邦深圳工廠自1990年投產至今保持了15年工作內沒有傷害事故、8年工作外無傷害事故的“神話”。
|
|
|
|
|
|
|
|